新冠抗疫中医药再创新功,多地发布中医药创新政策

在此次的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传承已久的中医药再创新功,成为一大亮点。3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超过90%。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症、普通型向重症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实实在在的疗效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性。记者获悉,近期,多地出台政策确定中医药发展重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3月1日,深圳发布《深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成熟定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制度体系,打造“中医药政策创新、中医药标准化、中医治未病”三个体系,构建“互联网+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教研协同创新、中医药产业创新”三个平台。

其他省份也不甘落后。3月21日,安徽省常务副省长邓向阳指出,安徽省应加快皖南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疾病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要加快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产业和服务体系。要把握当前发展机遇,集聚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高标准、高品质推进疗养院改造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也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6大方面、22项具体措施,推进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到2022年,力争省中医院整体实力跻身全国前列,市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三级甲等水平,30家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达到三级水平。

3月19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2020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提出,2020年全省中医药工作的总要求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强化中西医结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体制,着力提升中医药现代治理能力,推动中医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传承创新体系、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作用。

今年1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2020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中表示,中医药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此次新冠肺炎阻击战,也让各地政策多少从中获得了借鉴。

从各地方案中可以看出,科技+成为接下来各地中医药发展建设的重点。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指出,未来应把中医药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制度做出新贡献。

在深圳发布的《深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就明确指出,深圳将搭建中医药医教研协同创新平台。支持有实力的科研院校在深联合组建中医药创新研究机构和成果转化中心。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支持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疑难慢性病研究、中药新药研发和中医诊疗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等。同时,推进“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深圳将推进智慧中医院、互联网中医院、智慧中药房、中医药培训和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市、区、基层一体化中医药医疗服务信息化体系。依托市人口健康信息化“12361工程”,建设中医药综合管理平台。推进5G中医药健康基础信息大数据库建设。

河北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则提出,建立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在中医药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进中医药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澳门中医药交流合作。

吉林省指出,推进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全面普及应用电子居民健康卡。推动中医药远程医疗协作体系建设。鼓励中医医院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依托“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加快吉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与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吉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对接联通。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坦言,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中药迈向现代产业的必由之路。“推进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则要依靠科技创新,抓住跨界协同机遇,搭乘信息化、人工智能的快车。”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编:liuxinyue)

Related Pos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