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年初,“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号角响彻南粤大地。同年,李锦记集团的第三代“掌门人”李文达也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前,在企业经历了100多年的商海浮沉后,他不甘心将主业局限于百姓餐桌上的那一瓶瓶酱料。百年品牌再次创业,无限极由此诞生。其后不久,无限极便以直销的形式持续耕耘于中国中草药市场。如今,走过26年的艰辛创业路,无限极已成长为国内的直销巨头之一。
“1小时”进军中草药市场
20世纪80年代,“百年老店”李锦记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稳定的市场,在调味品行业名列前茅。然而,第三代传人李文达对此似乎并不满足。在他看来,只有“永远创业”的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港企李锦记踏入内地市场的首站。时代的浪潮让李文达意识到“机会来了”。可机会在哪呢?偶然之下,中草药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闯进李文达眼中。
“只要创业的大方向是对的,哪怕只有六七成的把握也要勇于尝试,不要等一切都准备得十全十美时才开始,那样可能就会错过最好的时机。”在李文达之子、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森看来,聚焦中草药市场的无限极,其诞生裹挟着些许“冲动”。
1992年无限极成立
1992年,李文达和李惠森父子俩拜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老校长赵云宏。据李惠森回忆:“当时,我陪同父亲一起拜访了赵校长与几位中医药专家。赵校长从中草药的历史,谈到中草药商业化发展的困境。他说,在庞大的中草药市场中,中国作为发源地却只占据全球很低的市场份额。这引起我父亲前所未有的共鸣。”
交谈后,双方达成了共识:借助医科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开发能力,再配上李锦记开拓市场和经营管理的丰富经验,成为新企业的雏形。而双方从见面到拍板签下合作意向书,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个小时。1992年12月8日,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无限极”的前身)正式成立,双方携手开拓中草药健康市场。1994年,无限极与第一军医大学合作的第一款产品“增健口服液”上市,无限极的市场慢慢启动。
全员参与共渡“寒冬期”
当时,保健市场的竞争可以说相当激烈。同一时期,正大青春宝、太阳神等品牌纷纷涌入市场,保健品的数量达到上千家。如何突围?直销作为一种以“人”为媒介,能将社交营销作用最大化的经营模式,出现在李惠森眼中。无限极要不要进军直销市场?李惠森和父亲再三商量后,最终决定:实践先行!自此,无限极成为首批在中国内地市场从事直销的企业之一,抢占了市场先机。
事实证明,直销确实为无限极的发展注入了活力。1997年,无限极在湖南长沙成立第一家分公司。在集团的加持下,无限极不断加大在健康产品业务上的投入,公司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展。
正当企业发展慢慢走上正轨时,考验却接踵而至。当时,由于直销在中国发展过快,市场陷入了鱼龙混杂的混乱状态。对此,国家在1998年颁布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禁止所有企业以“直销”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同年7月,国家又规定军队必须与企业“脱钩”等。在这些冲击下,无限极陷入了低谷期,1999年营业额仅有6000万元。
此番挫折,让无限极意识到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得稳定的增长,必须有一整套中长期战略规划与执行机制。对于无限极来说,这套机制就是“五年计划”。目前,无限极推行的“自动波领导模式”和“思利及人”等企业文化,其雏形均产生于第一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
2001年无限极宣布制定并实施“一五”发展计划
“五年计划”的诞生是无限极“客(经销商)企(企业)一体”的见证。“当时,无论是管理层、经销商,还是员工,大家定期聚集在一起,学习英国管理书籍《大雁的力量》。前后开会200多次,光整理出来的文字意见就有1万多条。”亲历者麦兴桥对当时大家热火朝天读书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2001年,无限极的“一五”计划明确提出:把发展中草药健康产品作为主题;把顾客企业一体化作为主线;把发展现代化高效销售通路作为推动力。在“五年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共同参与、智慧决策,还包括定期检讨、及时迭代、与时俱进、协同前行等内容。
2004年,无限极全年的营业额达到近12亿元,原定在5年内实现业绩增长12倍的目标,提前在4年内完成。随后,无限极又制定了“二五”计划,在平台建设、文化发展、基础教育、产品开发和经营环境方面不断发力。
守得云开见月明。2005年,《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的颁发让直销行业再度迎来春天。2007年,无限极获得由国家商务部批准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继续在中草药健康领域稳步前行。2009年,无限极启动了使命升级暨品牌国际化战略,公司、事业、产品的名称统一为“无限极”;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3个境外市场相继建立,无限极迈出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
每年投入上亿元科研经费
目前,无限极已拥有上百款产品,其中第一款产品“增健口服液”自1994年上市以来,已累计销售超过50亿支。
“增健口服液”的研发,可以说是无限极结合东方智慧与西方方法的最佳案例之一。为了产品的研发与不断改进,无限极一直持续寻求与高水准的科研平台进行合作。
1996年,无限极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香港传统中药研究中心”;2009年,无限极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无限极中草药多糖联合实验室”,为高科技中草药多糖产品提供多方面支持;2013年,“无限极活性肽研究中心”成立,致力于健康领域热点“活性肽”的研究……
2009年,无限极实行“使命升级暨品牌国际化战略”
近年来,无限极选择合作的科研平台开始与国际接轨。2015年,无限极从海外“借剑”,成立剑桥无限极研究中心,这是无限极首个在国外设立的国际科研合作研究平台;2017年,无限极签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朱尔斯·霍夫曼作为科学顾问,将国际顶尖的免疫研究与传统中草药相结合,是行业内首次聘请免疫研究领域诺贝尔奖得主担任顾问……
此外,无限极每年还投入上亿元人民币用于产品研发与技术提升,不断研发高品质创新产品。仅2016年,无限极就推出金昭胶囊等14款新产品,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年轻化”让品牌价值持续创新
“以前,衡量白猫、黑猫是好猫的标准在于能否抓到老鼠。如今,衡量好猫的标准已不再只是‘业绩’这只‘老鼠’了。”尽管已多年稳坐直销行业的前列阵营,可在李惠森看来,无限极要持续发展,品牌年轻化、持续创新至关重要。
为了向更多的年轻消费者靠拢,在销售和服务上,无限极推出会员体系和线上商城,打造无限极中国APP等多种功能软件,并开发了店铺扫码功能,进行产品质量及售后的追踪。
企业内部,也慢慢将责任的重担传递给年轻员工。“90后”梁茜尽管入职才3年,可亲身参与的活动已不计其数。作为品牌传播部门的一名员工,梁茜和同事每天都要碰撞无数的点子,每一个项目从点子到执行,既要满足企业品牌的传播需求,又要照顾到事业合作伙伴的利益点。在这批年轻员工的努力和协助下,无限极近年来连续做出多个有口皆碑的项目,如“健康万里行”“养生文化进万家”“道地原料溯源之旅”等。
未来,无限极还会对总部进行升级。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在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条件。作为一家与这片热土拥有百年渊源的年轻企业,无限极愿意扎根于此。2016年11月,广州无限极广场在广州白云新城举行奠基仪式,项目预计于2020年竣工,届时将成为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的新办公总部。
“今天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知道,要达成使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还需要坚持和努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持‘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自动波领导模式’和‘永远创业’精神,立足中国,服务全球,为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不懈努力。”李惠森说道。
来源:信息时报 (责编:liuxi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