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指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但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增强风险意识。
几大特征需防范
“在当前时间点发布这样一份风险提示,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区块链项目’爆雷、项目方跑路、投资者维权事件频出,已引起公安部门的关注;另一方面,以虚拟币、区块链名义融资的‘套路’已为相关部门掌握,从公告内容来看就已经非常清楚,其中明确提到‘代投’、‘境外服务器’、‘糖果’、‘大V站台’等。”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峰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
“被‘点名’的虚假区块链项目主要特征,首先是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实际上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据报道,目前市场上80%的‘区块链’项目纯粹是炒作概念,实际可能更多。其次是面向中国公民募资,在此类‘区块链项目’中,项目方多宣称为境外项目,实际运营主体均在中国境内,并且通过聊天工具向中国公民进行募资。”陈云峰进一步指出,“第三,某些项目方为扩大项目知名度,请所谓的‘币圈名人’站台,而实际上两者并没有任何关系;或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以此诱惑更多投资人参与;再者,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本次风险提示明确提到IFO、IEO、IMO等名义的发行代币行为,并且定性为变相发行代币,实质仍存在较大风险,这一方面给予从事此类活动的相关人等以警告,另一方面提醒投资者随着项目风险事件的日渐暴露,应当有所警醒,理性参与。”
陈云峰还指出,除了上述情形外,还有众多“拉人头”等涉嫌传销活动罪的情形,本次央行、公安部的明确“点名”,不排除未来监管部门出台专门的清理整顿活动,给行业来一次彻底肃清。
行业将迎进一步肃清
此次风险提示是去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后,监管部门首次公开发表声明。事实上,针对虚拟币的监管措施上周起已陆续出台,包括一大批区块链头部自媒体公众号被封号;北京则禁止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场地承办虚拟币推介活动;多次约谈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要求建立监测排查机制,停止为可疑交易提供支付服务。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在去年监管出手后,种种打着“区块链”噱头的币圈乱象仍持续发酵,交易所等虽名义上“出海”,但服务的对象仍为国内民众,种种规避监管的措施层出不穷,但目前监管部门对相关情况已十分明晰,后续若采取相关措施将更精准有力。
腾讯COO任宇昕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区块链等新领域的安全防护问题值得关注。“根据腾讯联合知道创宇发布的《2018上半年区块链安全报告》,区块链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已高达27亿美元,而随着未来区块链的应用日益广泛,参与者的增加,各种原因的区块链安全事件也将显著增加。”
“这次风险提示对ICO等海外渠道的封堵,针对的是从去年9月4日风险提示后到今年初的渠道转向。”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邵伟在接受《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际上针对“币圈”的管理也在升级。
“不过,仅采取封杀式的监管,对数字金融的发展认识过于简单化,随着技术的进步,需要与国际接轨,进行共识性发展。”邵伟指出,“但凡较为稳定的市场,先从ICO项目审核开始监管,然后进行自律教育。培育无产权的分布式交易机制和低成本转移机制,需要监管对链圈和币圈进行规制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首先,“区块链”等相关企业应该更多地建立自律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查和自纠。其次,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应避免投资者遭遇虚假信息误导以及市场操纵、洗钱等风险。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编:liuxi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