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提价“成瘾”将加速消耗品牌价值 利润增长乏力

据传,极品九朝贡胶必需在冬至那天用上好的乌驴皮熬制,原因是冬至这天阴极之至,驴皮内蕴涵的阳气最足。

每年冬至,东阿阿胶都会举办隆重的“阿胶滋补节”,今年更是邀请了网红现场直播,再一次赚足了眼球。但喧嚣背后,东阿阿胶10年迅猛提价超40倍已经让市场出现微妙变化。

存货不断增加、存货周转天数4年间增长4倍,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业迅速攀升。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东阿阿胶的提价正在加速消耗其品牌价值。

“提价”成瘾  利润增长乏力

在一个月之前,东阿阿胶“习惯性”的发布产品“提价”公告:根据公司布局阿胶全产业链的战略目标,结合市场供需情况,经研究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公司重点产品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和桃花姬阿胶糕出厂价分别上调14%、28%、25%,零售价亦做相应调整。

这距离东阿阿胶去年11月底宣布“重点产品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以及桃花姬阿胶糕出厂价上调15%提价”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

02

记者注意到,自2006年以来的十年间,东阿阿胶提价次数超过10次,每500克的终端零售价已从50元涨至超过2000元,加上本次的14%,累计涨幅超40倍。而在最近五年时间里,东阿阿胶终端零售价的涨幅更加凶猛,2011年胶块价格一次性提价60%,2012年累计提价50%,2013年两次提价30%以上,2014年提价70%,2015年再度提价25%。

有媒体戏称,东阿阿胶提价“成瘾”。

对于频繁提价的原因,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在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对于产品价值的认可所决定的,同时也受到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的影响。阿胶行业产品价格的变化是阿胶品类扩大,原料供应与市场需求矛盾激化的反映。”

不过,“提价”的策略对东阿阿胶利润增长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东阿阿胶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在去年全线阿胶产品提价15%的前提下,东阿阿胶2016前三季度业绩仅实现了温和上涨。报告称年初至报告期末,东阿阿胶实现营收39.85亿元,同比上涨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上涨8.51%。

而在2014年提价70%的的前提下,2015年年内营收为54.50亿元,同比上涨35.9%,净利润增长率仅为19%。

从营收和利润数据来看,东阿阿胶或正陷入提价“瓶颈”。华融证券张科然此前预计,“预测今年若有一次提价,则相应产品价格调整不会太大,提价控制在 20%以内。主要是由于阿胶块终端销售同比出现下滑,若大比例提价,则将进一步流失客户,导致终端动销出现问题。”

存货、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除了每年雷打不动的“提价”对利润的刺激越显乏力,东阿阿胶近几年的财报显示,东阿阿胶的“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都逐年增加,并呈现加速趋势。与此同时,“预售账款”、“货币资金”、“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却逐年下降。

从存货数据来看,2013年-2016年三季度末,东阿阿胶的库存账面价值分别为5.51亿元、14.64亿元、17.25亿元、27.46亿元。

存货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换句话说,存货多,就代表的销售乏力。

更值得担忧的是,标志着存货变现速度的“存货周转天数”也正在迅速增加,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销售乏力的状况。

记者注意到,从2013其存货周转天数就开始迅速增加,4年之间增长近4倍。东阿阿胶财报显示,2013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16.83天,2014年为262.60天,2015年为297.69天,2016年中报突然直接升至446.76天,最新的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存货周转天数仍然保持在456.08天。

此外,从应收账款数据来看,2013年-2016年三季度末的数据分别为3.08亿元、4.45亿元、5.58亿元、8.01亿元。2015年以来的两年间,应收账款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据公司三季报,与去年年末相比,东阿阿胶的应收账款增加了160.44%,公司财报给出的原因是其对销售客户授信,而应收票据则增加了202.53%,原因为销售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回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东阿阿胶在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大幅增长的同时自身还承受着较大财务压力。公司三季报显示,东阿阿胶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39.08%,达到-7.17亿元。

有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存货的数据以及应收账款的增长很清晰的表现出东阿阿胶的销售和产量不协调的一面。“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大幅增长,或是因为在销量下滑压力下,通过放宽经销商账期以争取其进货的积极性。

对于“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大幅增长的原因,记者向东阿阿胶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对此,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平稳,受宏观经济影响,销售客户资金压力加大,为维护公司与销售客户之间的关系,对资信评级较高的销售客户进行了授信。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将在年底前收回,对公司不会产生风险。

来源:蓝鲸财经 (责编:liuxinyue)

Related Pos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