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促进外商企业在华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近日,如新大中华区副总裁李潮东接受新华网专访,畅谈外资企业如何抓住“新机遇”,构筑中国市场持续竞争力。
如新集团1984年创立,并于199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业务遍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及太平洋地区等54个市场,是全球性抗衰老领域的个人保养品和营养补充品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作为在华运行13年的外资企业,如新集团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释放的改革信号和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李潮东认为,“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制定的与以往有着明显区别的五年规划。“它是一个非常高效、切合本国实际的发展规划,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巨大影响,‘十三五’规划将勾勒出未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也将是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力推动。”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打造创新驱动型企业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李潮东表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动力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增强我们经济的内驱动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从快速增长为目的、以制造业为发展重点的出口推动型经济转向基于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经济结构。为了参与和适应这种变化,如新集团把创新作为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决策,实施“创新驱动成长战略”。
据了解,2014年,如新投资近5亿元在上海修建全球最大的总部园区——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将全球主要的研发力量集中到中国,中国的研发中心支持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市场的发展。这不仅是如新集团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也彰显了其扎根中国、深耕市场的决心。
“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互联网发展新思路,主张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我改造和转型,将‘线上订购、线下体验’的O2O模式融入到了公司日常经营中。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如新与事业经营伙伴和消费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平台,网络订购系统和手机终端app订购系统也使线上交易变得更加便捷”,李潮东说。
从发展理念到付诸实践,如新集团自始自终都将创新作为驱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相信,伴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商业环境越来越透明,创业创新热潮的持续深化,如新在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李潮东表示,如新集团也将继续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驱动力,同时积极响应经济新常态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发展思路,从各个层面进一步深化如新“创新驱动成长战略”。
充分发挥竞争优势 抓住中国市场“新机遇”
从1998年在中国建立工厂和研发中心到2002年开办第一家实体店铺,从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到2014年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的落成,如新集团致力于实现在华可持续稳健发展的理念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如新锁定中国市场不是打一枪就走,捞一笔就闪,而是要在中国打下稳固的基础,所以从步入中国市场以来,我们就制定了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的长期稳健的发展战略。”李潮东说。
自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迅速成长为如新集团全球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
李潮东介绍,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如新集团曾三次组建公司管理团队,直至2007年建立了以范家辉先生为总裁的大中华区管理团队,在此期间,如新从未间断过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与研究。“因为我们看好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前景,中国巨大的市场动力让我们看到,它不仅是世界经济的未来,也将是如新的未来。从中国经济大环境来看,我们坚信中国会保持长期稳健发展。”
在全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想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发展契机,企业必须结合发展趋势适时做出调整。
在李潮东看来,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将会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对企业调整自身发展思维、转变营销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潮东表示:“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新的商业模式必定会不断涌现,新型产业与互联网企业正在蓬勃发展,这期间必然孕育着诸多新机遇。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消费结构也进行着调整,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固有的均衡态势已被打破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竞争态势。在此背景下,谁家的产品创新做得更好,谁家的营销模式和互联网结合得更好,谁家就还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而我们如新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做的,即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的创新。”
李潮东认为,作为外资企业要想在中国市场稳扎稳打并获得持续稳健的成长便要能顺势而为,将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国家政策紧密结合,不断进行自我变革与内在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站在全球角度,认真审视其中国发展战略,以真正构筑在中国市场持续的竞争优势,汇聚发展新动能,抓住“中国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