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由《当代直销》杂志、当代直销网主办,多家媒体支持的“当代直销沙龙”2015年第一期活动在北京白百合咖啡馆举行。
安利中国、保罗生物、宝健中国、金子生物、康美时代、长青中国等多家直销(准直销)企业的代表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辉煌基业教育咨询公司、连腾咨询机构、中华国礼联盟、年轻派营销机构、智创软件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期活动。与会企业和专家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的直销趋势谈”这一主题纷纷展开了交流。
1.外商投资直销领域的政策开放与市场趋势
主持人:2015年4月10号起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对外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并将备受关注的直销行业列为非限制类项目,大家认为,这个《目录》出台后,外资企业的机会有哪些?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于内资企业来讲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此次外商投资中国产业的条例修订,将给中国直销市场带来怎样的改变?外资企业的涌入能否帮助中国直销行业更快走向成熟?陈主编将之概括为“鲶鱼效应”,大家认为呢?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对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会有哪些借鉴?
秦永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开放外商投资企业,开放外资进入直销市场,这个是国家发改委在名单里面有的。这个我觉得这是好事。我们就看中国大陆这一边的这种直销,在创业和创新的过程中,它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本土的一系列的从商业模型到商业体系到商业模式。外商来了,它也要逐渐本土化的,而且可以给我们带来最新的可能是很多思维,例如“互联网+”也好,或者是其他的东西。
因为现在这个经济,尤其是直销业,是全球化的,是全球一体化的,因为信息太容易过来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没关系,这是好事。市场自从十八大提出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以后,市场的力量,市场的逻辑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市场的逻辑,所以我们每个人一个是要有创业思维,还要加上市场的思维,让市场决定,我们不管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都会来的,所以对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总的来讲,应该有一个开放的胸怀。
陶磊(直销行业知名培训专家):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我觉得这是好事,因为从整个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来说,每个行业基本上在第一步都是先有外资企业引进,再慢慢带动本土企业的发展。包括当年的沃尔玛最早进入深圳的时候,深圳的零售业都说“狼来了”,因为“狼来了”,现在的“小羔羊”才变成了后来有力的竞争者。
我们需要专业的外国企业做示范。中国最不怕竞争,中国人其实在全世界各地是最有竞争力的,到哪去都是这样。包括到每个地方,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中国人最容易学习和成长,这块外资企业进入对我们是好事情。
另一个方面,综合来讲,外资企业进入更利于行业的发展。现在整个中国大陆目前只有50家拿牌企业,而马来西亚、台湾这样的地方,弹丸之地却有几百上千家。所以需要国际化大企业带动国内企业才可能适当跟上。我相信,外资企业进入带动之后会有更多的创新。
第二个国内企业土味比较浓,规范化、专业化程度不够,公众对于行业还是有一定的看法。国际企业进入之后,不论是投资规模、管理市场规范还有产品,都能起到很好的示范,这样对于整个社会大众对于整个行业的形象的认知,会有本质性的改变和调整。所以我觉得这样外资企业进入,包括整体方面做一些支持,一定的更融洽,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我自己感觉,1998年是第一拨,2005年立法是第二拨,有可能这次是第三拨。1998年是引进,立法是确定,现在习李政府之后,第三拨有可能是真正彻底的成为一个能拿得出来的,因为以前直销一直是非主流的营销方式,有可能这第三拨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现在国家金融改革开放也是倡导全民创业,还有“互联网+”,政治、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全民创业”的时代。全民创业当中,互联网最重要的思想是“去中间化”,直销本身就是去中间化,综合因素来讲可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文化的变革调整下,再加上外资企业进入,会给整个直销行业带来真正的彻底的行业性一个发展。而影响不止是在营销圈子的影响,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的发展,政治经济的改革,现在直销的方式已经进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了,是改变大众创业的思想,思潮的改变。这种思潮的改变,我们向国际企业学习是有必要的。让外资企业进入,我认为会起非常好的典范作用,所以我认为这种条件下,可能会掀起第三拨浪潮,而且是全行业、全社会性思潮的文化的改变。
胡英杰(保罗生物董事副总裁):我今天就从企业的角度来谈谈我们的看法。其实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做得不够大,所以感觉到有一些危险。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能明显一些,对于我们来说不够那么明显,因为跟人家谈不上是对手,但是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和这些大企业能够成为对手。
但是我觉得,外资企业来到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从其他的阶段其他的行业来说,不管是从某一个商业的环境,政治的环境,人权的环境,各个环境,都是逐步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的声音来到中国,那么才会让中国更大程度的进步。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个申牌的企业来说,我们希望直销企业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商业环境,一个公平的可以竞争的环境。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国外的大型的企业进到国内,我们很欢迎。
因为我也许是出身科研企业的原因,我对我们现在公司的产品很有信心。我们认为我们的产品可能比一些国际大型企业的产品还要高,可为什么没有那样的位置,是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所以我们请一些职业经理人和包括吸引一些团队的人。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向这样的国际的大型的企业,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国外企业来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好事,我觉得学他们的长处,补我们的短处,一步一步踏实走,狼来了并不可怕,还能让羊强壮起来。我们也希望成为强壮的羊,如果将来成为狼群的一分子,当然最好了。
刘勇军(连腾咨询机构总经理):我觉得这个实际上是有利有弊,我觉得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强的企业,国外的企业进来,我认为还是属于狼来了,为什么呢?大家看一下,目前在中国拿到直销牌照的国外企业,基本上都是25年以上的老企业了,这些老企业其实在美国本土已经都进入一个成熟化了,这就是差距。
另外国家政策,对于本土的企业,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因为很多新公司进不来,所以我们很多拿到牌的企业有机会去发展。一旦放开,如果你没有建立起先发优势,你在市场上公司年头不够,业绩指标不够,学习能力不够,企业没有办法抵挡外资企业的。
内资企业跟外资企业吸引人的地方不同,这点大家在其实都很清楚。内资企业通常是靠制度来吸引,同时公司一般会给起盘的领导人有一些额外的条件,这个也是一种创新;外资企业通常是没有这些条件可谈的。另外做外资企业的这些经销商,通常都是被产品吸引的,看见到产品,即使不了解制度,也愿意去尝试。
还有一个指标是去淘宝看,你会发现国内的直销公司,很少有产品在淘宝上卖,但是反过来,很多国外的公司没有进来,但是你可能在淘宝上可以看到他们的东西,他们一开始就是有消费者。我也同意胡总的说法,对国内新公司来说,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你的产品,这是其实国内直销公司的挑战。
邓奔波(中华国礼联盟秘书长):我们是一个准直销的企业。我认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给我的一个信号是既然外国人都可以在中国做直销,中国人当然应该可以的,国民优先的,某种概念是对直销政策变相的一种肯定,这是我觉得是对直销人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第二个讲外资企业跟内资企业,我觉得本质上有一个区别。国外把产品做成最终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做得长久,国内把制度做成吸引力,把方式做成一种赚钱的工具,心态不一样,其实我们做一个企业,首先做好我们的产品,产品做好了,大家用的真的好了,自动的愿意去买,如果还能赚钱,就是锦上添花的。国内企业太急功近利了,这是跟国外企业不一样的地方。
李静(智创软件市场总监):我的观点。首先第一点,就是有关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于整个直销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现在内资企业有很多,有一些泡沫,也不是说做得特别的踏实,从他们的奖金制度上可以看出来这个企业他的想法。不单单是经销商在为了快速的挣钱,哪套制度吸引经销商选择哪家企业。包括企业的董事长的一些想法,他是想着树立百年企业,还是想着快速回笼资金,我们从奖金制度上可以看得出来。而咱们这些内资直销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董事长的想法是尽快地回笼资金。这些企业里面,也包括有很多在传统行业里面做了很久的企业,可能现在传统的生意不是特别好做,所以他们才转型做直销。他们可能也是想利用直销这个平台,迅速把企业再上一个台阶。但是我希望直销行业可以回归理性,然后减少更多的泡沫,所以我们也感觉像安利、完美这些公司,他们做得还是比较踏实的。
张海彬(金子生物营销总监):关于外资企业如何进来,我个人认为是个好事情。在整个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时候,内资企业应该更好地向外资企业学习,把这个行业变得规范、专业一些,毕竟他们有很多东西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贺同(宝健中国高级经销商):我是经销商出身,我刚刚参加完总部的高阶会,老总在一块讨论是微商时代怎么活,企业有非常多的新举措。我想跟大家聊聊我们这个族群,比如说你要是把公司上市,推向市场,你怎么样让你的经销商跟里合作,你怎么样能产生年销售额几十亿上百亿的销售,怎么把大家留下来。
我们要解决问题,我们要首先改正你的心态,你是狼要练好牙,是羊练好腿,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断的升级,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特别快的时代发展。我觉得国外带来的东西是长久的经得起考验的那就好事,是短暂的可能对一部分人是好事,对大部分人可能是灾难,那就要懂得取舍了,比如最近很火的WV。
宫新华(康美时代优秀经销商):谈到了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只要发生的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这是我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决定了你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可能好事情也会发生,坏事情也会发生。我觉得现在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很多经销商虽然前几年经历过第一拨或者第二拨,但是今天再让它选择的话,更多的可能还是要选择内资企业。他们比较务实,其实外资企业竞争优势是文化、品牌、经验、专业度、整体实力,但是中国人有一点,必须讲现实的东西。
我在一线,非常了解他们的心态。关于外企进来有冲击吗这个问题,一定有,对企业也好,对团队建设也好,可能是一个正向的,更专业的一种榜样。外资进入会让中国的直销行业向着一个更专业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个好的事情。从另外一个方面,真的可以对那些不求上进还抱着老一套的东西,玩制度的炒作的企业来说,真的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可能在这种风暴中,真的会有企业会被淘汰,这可能是一种结果。
2.“互联网+”趋势下的直销变革
主持人: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不是以前行业内我们提到的跨界变革的一种总结?有了“互联网+”之后,直销的优势是不是将不复存在?直销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直销”的模式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秦永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第一个大形式、大潮,到“一路一带”再到“互联网+”,我觉得这三个大潮汇成了2015年直销春天的开始,对市场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冲击力量。今天来讲,我希望大家首先判断一个总体,这样谈得开,讨论得开。就连最近关于“互联网+”,包括国务院正在制定的“互联网+流通”,对于我最近看博鳌论坛的讨论的感想是,不管360提出“颠覆式的创新”,或者是海尔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就是要把原来的东西打碎了,要破坏掉来进行创新。他也提出来叫做“自杀创新”,海尔现在在全球是位列第一位的家电供应企业。占全球的家电包括空调,所有家电占全球营业额的10%,全球第一,却提出来这种“自杀创新”,这是一种“他杀必死”的精神。
从1990年到1998年可以讲直销那也是大众创业,本质上是创业,不是消费。有多少个直销人员是以消费作为他的主要行为?根本不是。后来我总想,自从接触了这个创业的概念,我就琢磨本质性的特征,是创业性,所以我们叫创业者,直销人员的本质特征是创业者,或者叫创业人员。
那么说到创新的话,1998年那个“被转型”是“被创新”,一开始是“被创新”,逼得企业创新,从全球传统的直销行为中,变为一个“人员直销”,“人员直销+”。讲“互联网+”,我们说我们是“直销+”,“直销+店铺”。接着因为1998年正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其间的大潮是什么?是全球的互联网商业——电商。这个可不是被动的,这是主动的,是“直销+店铺+互联网”。今天讲的是“互联网+”,实际上我们原来做的是互联网,是“直销+店铺+互联网”等于复合型营销体系。这个复合型在我们直销企业在一开始被转型的情况下开始主动转型了,开始拥抱全球的大趋势了。
所以我们今天看这个“互联网+”这个词提出来,实际上我们直销界,也包括在座的各位,为直销业进行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信息服务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所以我们现在目前直销业在讨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有发言权,我们走得比较早。
然后接着第二个阶段,我们又加一个东西,那是第二次转型,2005年开始的,叫什么呢?叫“直销+店铺+互联网+服务”,因为这个直销业能看到消费者是复杂性的消费行为,简单性消费行为。从沃尔玛也好,网购也好,那个不是直销业的消费,直销业的消费者具有复杂性的消费行为,经过学习了解熟悉和掌握这种产品的从使用到购买的全过程。这个时候加了一个服务。安利开始了第一年服务年,第二年优质服务年,一直在服务上下工夫。这个创新接的是O2O,因为无论是店铺还是服务这两项,都不是互联网在平台能够解决的。
对这种复杂性消费行为,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O2O的商业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复合型营销.复合型营销本身就是O2O,就是线上和线下,说白了是出现了一种“羊毛出在牛身上、猪身上”的现象。
现在来讲,直销业创业。不要以为创业都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的,创业是有风险的,直销界里面,直销业里面进监狱的挺多,不要以为创业一帆风顺,其实风险挺大,但是他们这些人勇于承担责任,他们也承担了。
再说创新,创新也有风险。有相当程度的创新是错误的。创新实际上是试错的过程,所以社会对于创新要有宽容度。创新的环境现在还差点,人民对于创新的行为,往往抱着一种不屑或者是鄙夷的态度,那是不对的,今年既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要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个宽松的一个容忍的环境。这一点我想2015年在直销业里面,大家会感受到这个社会今天来讲越来越宽容了。这是因为政府,政府这一届政府是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是宽容的,我个人的意见。
所以在这个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再看看这个“互联网+”的这个,实际上最前沿的叫“互联网+创客”,这是我们就在咱们北京,咱们北京这个中关村这块是创客最集中的地方。不以成功论,就是要保留着这种创业思维,就是刚才讲的,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勇于承担、不断创新。
邓奔波(中华国礼联盟秘书长):讲到“互联网+”,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在互联网化,购物都互联网,这是一个趋势的变化,谁也不能阻挡,所以说,一切的业态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这个手段也好,我想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也不是一个创举,我认为是一个发现,一个创新,这是一个趋势。
陈亮(当代直销全媒体中心主编):网上有这样的观点,因为谈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必须都得用互联网思维的时代,不管政府、企业、老百姓都在用,所以说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其实就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时代,或者活下来的企业必须互联网化,这是大共识。不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8次提到互联网,还是说实践中探讨的,就是一个推动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多方结合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方式,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因为整个方面有这么一个概念存在,可能大家每个人理解不一样,今天在座的有企业层面、经销商层面、专家媒介层面,还有外界想进入直销和跨界的层面的嘉宾代表,我不知道大家对基本信息的理解是不是一样,我在此有一个陈述。
不管怎么样来说,“互联网+”的内容,从国家层面来说,加上我们自己的理解,就是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互联网+政府”,政府出现了智慧城市,政务电子化以及相关的方面,政府想提出改变。不管是温家宝总理还是现在的李克强总理,现在一代一代政府提出了改革的要求,目的是希望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做好社会服务。
第二个是“互联网+产业”,第二个互联网方面的金融、教育、医疗等等,互联网的教育,大家也都很期待的,互联网医疗,除了康美还有一两个企业医院也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互联网金融大家更多的看到了现在小微的企业以及众筹资金,众筹玩得很转。“互联网+企业”,这个可能是我们更加关注的,这个社会市场作主更加活跃的地方。从战略到管理,从组织到文化,生产到营销,就是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和应模式,其实这个+就是说,不仅仅是金融的+,更多是思想上或者说一种理念模式,这个上面的+。归结起来,我们谈互联网+,一个是人的互联网化,一个是物的互联网化,这是网上现在社会比较主流的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和分类。
再就是具体的案例和分类,第一种是属于1.0版本,即用互联网的技术改造现有的业务,像一号店等一些公司。第二个层次,如小米手机和微信团队,他们有想法,应该是“明道”的概念和包装,用互联网思维武装了全体的人员,企业平台化、组织平台化等等,这个在社会分类是2.0版本的“互联网+”。第三个就是用“互联网+”所开展的新业务,现在的滴滴打车等等这样的一些新的社交APP和社交的O2O的结合,其实就是跨界打劫,免费模式,营造社交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平台的“互联网+”是3.0版本。
宫新华(康美时代优秀经销商):关于“互联网+”,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其实万众创新也好,全民创业也好,就像我们秦教授讲的直销行业是超前的,意识和思维是进步的。直销行业是互联网应用最早也是最专业最熟悉的,因此来说,绝对是最佳的机会。直销企业恰恰符合了目前大市场的发展方向,中国政府目前提出来大健康的概念,在大金融、大数据,以及所有的一切都在里面了,就是一种创新的行为。
“互联网+”,可以说势不可挡,所以说未来互联网和电商这块,一定是颠覆我们固有的直销模式的。其实今天的直销发展到现在,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刚才谈到当代直销,和以前的直销真的是不一样了,已经突破了固有的概念,不断地接纳新的方向、新的资源、新的理念进行整合,可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未来几年第三拨真的是中国直销行业新的局面。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前面的朋友谈了很多东西,我想从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西说一下。
直销业发展起来,长处是在关系社会里面。现在我们大家都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说网购发展非常迅猛,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网购的网络零售的销售市场了。而且现在的增长率仍然是全世界最高,去年网购的消费额增长率高达40%,今年前两个月营业额、消费者应该是40%左右的增长率。那么直销业在实际的运营当中,网购的发展对于直销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有一些什么样的冲击呢?可能又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新的空间呢?这些都应该说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
还有一个是,我希望直销界的朋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系统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外贸出口这部分。这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说我们很多出口的商品,批发商一次买断了,我们大众是没有机会切入到国际贸易这块中去的。直销业有没有这个能力把直销这个业态输入到别的国家,去进行产品的多国分销,从而提高我们整个出口贸易的总体收益?我想任何一个业态,都是要靠对国家整个经济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贡献,来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如果直销能够做到这样,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想国家和社会是可以提高直销这个业态的地位的。
3.微商营销模式的技术探讨与市场运用
主持人:现阶段社会上出现了“微商”的营销模式,可以说也是率先在直销领域内兴起。相比传统的直销业而言,微商的推广成本更低,更利于大众创业,其实这也是一种企业的创新行为。请问直销企业需要如何具体操作?企业能否借鉴微商的形式推广产品?微商虽然具有投入小、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但也存在着门槛低、给品牌商带来了运营管理上的难题。请问直销企业在运作微商时,如何做到扬长避短?目前电商、微商、代购等营销方式对直销行业带来哪些挑战和影响?微信朋友圈推广是一个私人圈子,如果用法不当,刷屏不断,容易引人反感。请问直销企业在运作微商时,如何避免刷屏等弊端,同时又能达到很好的推广效果。结合微商的快速兴起和发展,请各位谈一下中国直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陶磊(直销培训知名专家):我认为直销和微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的创业行为当中,只有直销和微商这两个可以做到兼职,这正好符合直销人的规律。微商跟电商不一样,因为电商时代做淘宝,要求人必须坐在电脑前,而微商则需要拿着手机就可以开店,所以微商可以兼职。在金融环境里,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因为整个信息技术的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信息时代,直销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销售方式的改变,而是一个销售思维的改变。我认为直销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最符合低成本、低风险,而且可以兼职创业,而现在的微商,就是新直销的版本。
互联网版本是电商,移动互联直销的版本可以说就是微商。我认为,微商不是销售概念,不是销售工具,而是要当成一种新的销售思维,这种科技带来的发展,对模式、行为都是颠覆性的。我认为微商带来的,重新要把所有的信息流改变,自媒体、物流全是第三方了。现在朋友圈随便发,所有的规则、运作模式、思路和运作效率全改了。以前讲经营时代,讲江湖辈分,现在颠覆了,信息太快了,轮不上当面介绍了,一个手机、一个微信就解决了。微商是思想的改变,谁抓住谁变得快谁就就能赶得上潮流,谁变得慢谁就被淘汰了。
陈亮(当代直销全媒体中心主编):对于“野蛮生长”的微商,从国家和法律方面来说,还在不断地进行一些完善补漏和调整,有的还不一定跟得上节拍,但是从整个大的社会和咱们“万众创新”这么一个民众的社会营销观来说,这个确是出现的一个很好的现象。现在的电商更集中于“微商”的概念,其实“微商”就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没有监管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大众与企业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能够激活更多的市场化的消费者和团队,这就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去研究的地方。
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人人必须都得用互联网的趋势,不管政府、企业、老百姓都在用,所以说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其实就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时代,或者活下来的企业必须互联网化的时代,大家应该有共识,不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八次提出互联网,还是说实践中探讨的诸多案例,其实就是一个推动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多方结合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方式,它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陈亮(年轻派营销机构总经理):微商是企业营销的战术性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谈微商,我认为作为直销企业,我们出于角度不一样,出发点没有弄清楚,我认为知识基于目前对于微商的认识程度,还不如不做,因为最终的落脚点是互联网时代让企业变得很透明,优秀的人用这个工具很好,恶劣的人用这个死得也很惨。
刘勇军(连腾咨询机构总经理):微商的从业人员与直销从业人员有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草根性,所以微商本身跟直销行业一样,存在很多争议,但是我觉得为什么直销行业重视这块呢?实际上就是事关年轻人群,因为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够抓住80后90后,你就没有接班人,恰恰微商在这一点走在前面了。80后90后有更多的时间,他们更擅长玩微信,喜欢在朋友圈里面玩手机,他们想创业,没有资金和经验,因此他们可以利用更擅长的方式。例如借助微信朋友圈等个人的社交媒体,一个人找十个,十个变一百个,这种理论在线下很难实现,但是在微信平台上容易实现。上述所讲主要是从争夺未来的,无论是合作者还是消费者也好,直销公司都要去面对。
其实微信更多的是服务平台,而不是直接交易平台,粗暴的刷屏行为是没有效果的,如果你在朋友圈不停地刷各种产品的屏,实际上很快就被拉黑了。这里就牵扯到公众订阅号的打造,直销行业这块还是比较弱的,有的直销企业有几十万的会员,但是没有几个做得特别好的公众订阅号。
微商的另一个优势在哪里?利用微信招商,无论是时间还是实际的支出,这种模式是最为经济的,尤其对一个新公司产生的时候,你的经销商刚开始人肯定不多,如果靠线下,你会发现形不成一个气场或者聚集不起来,零零散散,但是在微信里面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把上百人通过微信群短时间聚集。所以说,微信还是一种好东西。
来源:当代直销网 本站略有删节。(责编:Jack)